您所在位置:新兴文明网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正文
【乡村振兴】新兴县太平镇:小青梅绘就大“丰”景 创造“梅”好产业
发布时间:2025-04-28 16:33:02.0
来源:新兴权威发布
浏览人数: 人
【字号:
背景颜色:

 

近年来,新兴县太平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发展青梅产业,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小青梅创造大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奔向“梅”好未来。近日,新兴县太平镇青梅迎来丰收采摘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青梅挂满枝头,硕果累累青翠欲滴,一派喜上“梅”梢、“丰”景如画的悦人景象。

 


走进新兴县青梅主产区之一的太平镇西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梅树,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成熟的青梅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果香,成为山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果农们正忙着采摘,一颗颗饱满的青梅,不仅让村民笑逐颜开,更成为“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结硕果的见证。


“今年的青梅迎来大丰收,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西水村委三坑村种植的400余亩青梅总产量达60多万斤,带动村集体增收54万余元。”太平镇西水村委三坑村村长梁树泉高兴道。




据了解,目前新兴县有凉果加工企业约60家,其中太平镇有38家,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的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果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培育家庭农场超2000个、种养大户超3000个、农村专业合作社300多个,青梅、凉果种植加工产业带动县镇超1.5万人就业。太平镇以青梅和茶叶为主导产业,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得益于当地凉果产业基础,众多太平镇凉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保底收购青梅鲜果,切实解决果农销售难题,为果农带来实际收益,为强镇兴村富民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模式也进一步激发了果农种植意愿,使其对做大做强青梅产业充满信心。


梁树泉表示,太平镇素有“青梅之乡”美誉,镇内拥有众多青梅深加工的企业。现在每天有很多老板前来收购青梅,每年都不愁销路。青梅种植效益良好,这极大提振了村民深耕特色种植产业的信心。


太平镇西水村党总支部书记李达伟介绍,西水村青梅种植历史悠久,一直以来立足“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做好“土特产”文章,以提升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将发展壮大青梅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抓手,通过加大对种植技术培训,持续优化青梅品质,让“小小青梅”真正成为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农民增收的“致富金果”。


太平镇的青梅产业发展,正是“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范例。近年来,太平镇依托新兴县举行梅花旅游季、打造梅花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以梅塑旅”,举办多样化的农文旅活动,形成“青梅种植、新兴话梅、青梅酒、梅花观赏”的模式,以青梅种植业拉动话梅、青梅酒等深加工及梅花观赏等产业发展,逐步打造集“观光、休闲、购物、饮食”于一体的乡村精品游、农家乐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围绕太平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太平镇党委、镇政府鼓励和支持果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持续打造推广“赏梅”线路,提升新兴凉果的品位和知名度。


接下来,太平镇持续深挖“青梅文化”,写好“青梅文章”,擦亮“青梅之乡”招牌,使得青梅产业蓬勃发展,努力绘就喜上“梅”梢、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绿美画卷。

【点击查看分页:  1  】
TOP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c) 中国共产党新兴县委员会宣传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承办: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东云浮分公司  云浮市信息协会

备案序号:粤ICP备1901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