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新兴文明网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正文
【乡村振兴】新兴县新城镇:“三链共振”聚才力 ,激活乡村振兴
“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5-08 16:10:27.0
来源:新城镇
浏览人数: 人
【字号:
背景颜色:

 

时下,正值辣椒丰收的季节,新兴县新城镇大稳村道两旁长满了整齐连片的辣椒,一个个色泽饱满的辣椒挂满枝头,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盎然,奏响了“火红”的乡村振兴“椒”响曲……

 

 

近年来,新城镇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聚人才服务人才平台作用,探索“人才引育、产业发展、农旅融合”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推动大稳村人才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搭建引才产业链,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新城镇坚持以产业聚才、以项目留才,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打造特色农业、引进龙头企业,让人才干事有舞台、乡村发展有活力。

 

壮大特色产业“引”才。新城镇坚持“乡村绿化+林下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巩固大稳村现有油茶、玉米等产业为落脚点,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新兴县恒发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整治撂荒土地、流转闲置土地等方法引进陈育民、梁建娣等乡土情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人才下乡盘活土地资源,打造了近100亩的辣椒种植基地、70亩的黄晶果种植基地,组建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定期跟踪特色产业种植情况,形成规模化、多样化的农业种植格局,带动100多人就业,并通过与镇商会企业广东百源生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结对共建,进一步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吸引更多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实现变“绿”为“富”。

 

狠抓项目落地“引”才。新城镇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发展路径,推动广东庆龙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落地大稳村,以“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带动村民增收,并先后引进国家肉鸡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陈智武为公司育种负责人,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陈宽维教授任公司特聘专家,帮助提升肉鸡繁育核心竞争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同时新城镇乘着“政企村”共建养殖小区的东风,引进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在大稳村建成13栋肉鸡高效养殖栏舍,并借助温氏培养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与科研平台,为农户提供生产要素、技术、管理与市场服务,全力培育合作农户转型为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梁志坚就是一名返乡就业的养殖小区合作农户,他表示,“养殖小区为我们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等支持,黄栋塘场长‘一站式’指导,从一名养鸡‘小白’成为了养鸡‘能手’。”据悉,养殖小区全部投产后年出栏肉鸡达300万羽,可带动100多户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打造育才生态链,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新城镇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培育”模式,通过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让本土人才破土而出、返乡人才扎根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育好“乡村基层干部”苗。新城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愁为纽带,充分整合大稳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社工等多元力量,组建了1支“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和1支大稳村义工队伍,干群共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同时抓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把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择优纳入村“两委”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推行“导师帮带+理论学习+实践练兵”模式,组织后备干部参与矛盾调解、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各种一线任务,建好人才储备“蓄水池”,为村级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育好“农村实用人才”苗。持续加强与外出人才联系,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在种植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发现和挖掘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实用人才充实到产业发展中去,并灵活采取集中授课、技术咨询、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构建起“传帮带”式人才孵化机制,组织协调农技专家、“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0余期,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生产水平、发展能力、致富本领。同时,联动大稳社工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技能培育”双轮驱动模式,组织新兴县文学协会、新城镇卫生院、禅孝社群歌舞队等到村开展本土文化课程、健康知识讲座、歌舞表演等,培育壮大大稳村武术狮子队、广场舞蹈队、“时间银行”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等本土人才队伍,直接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推动形成“文化传承有人才、便民服务有队伍”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拓展用才服务链,凝聚人才发展力量

 

新城镇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智力资源下沉,汇聚各方资源优势,让乡土人才“归巢”共建家园、高校智库“把脉”乡村振兴,绘就乡村新图景。

 

聚焦和美乡村多维发力。新城镇注重从党员干部中选树模范典型,推动成立大稳村理事会并进驻村党群服务中心,引领带动致富能人、杰出代表、离退休干部等回乡、助乡、兴乡,共谋家乡发展,先后推动建成法治公园、景泰公园、老年人公寓、居家养老服务站等,打造乡风文明新阵地。同时发挥银发先锋资源丰富、人才聚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召开交流座谈会,就如何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绿美建设工作献言献策,并凝聚党员干部、互助工作队、巾帼志愿者合力,通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带领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扮靓“美丽庭院”示范户20多户,有效推进村容村貌“大提升”,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

 

链接高校资源添智赋能。新城镇结合大稳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依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搭建产学研平台,对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兴梦队以大稳村文化资源为调研对象,从优势资源、现存问题、资源活化利用三方面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活化资源,开发一条连通村内各个文化资源点的旅游线路,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带动本村发展;对接佛山大学师生团队指导大稳村融合发展农文旅产业,对大稳村的古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四小园以及村道园林绿化景观改造提升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盘活并串联莲塘山民宿、西湖、景泰公园、镬耳屋群等景点连片发展,为加快推动大稳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造特色农文旅示范样板、高校课外实践基地提供了支撑保障。

 

党建引领、人才发力,新城镇全方位、全链条谱好人才“引、育、用”三部曲,为实现“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下一步,新城镇将以产才融合作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持续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桥梁纽带作用,多措并举拓宽人才服务面,全力打造引才洼地、育才宝地、用才高地,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强引擎。



 

【点击查看分页:  1  】
TOP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c) 中国共产党新兴县委员会宣传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承办: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东云浮分公司  云浮市信息协会

备案序号:粤ICP备19010170号